第一版:头版、头条总第130期

【主编的话】
常识 秩序 良知
刊发日期:2023-11-22 阅读次数: 作者:admin

一天,我乘网约车到公司上班,路上跟司机闲聊几句。“高科总部广场?您在那儿上班吗?那一定是国企、大公司哟”。我不禁感慨,出租车、网约车司机最会察言观色,闲聊几句就能猜出顾客的职业或事业所在,靠的是什么?是他们特有的底层思维模式,是他们能在有限时间内,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快速分析、找出规律的本领。这又引发了我对商业逻辑,尤其是商业底层逻辑的思考。

底层逻辑,属于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研究范畴的东西。马上就要到公司成立十九周年纪念日了,我们在欢庆公司生日之时,更多的应该是-反思,反思企业经营的得与失,反思我们是谁?我们从哪儿来?我们到哪儿去?作为一名企业文化研究者,我就在近日的反思中发现和领悟到了公司企业文化的底层逻辑,也就是公司经营近二十年、新安洁成为上市公司的秘诀。其实很简单,就是“常识、秩序和良知”。看似简单,做起来非常难,长期坚持更难。

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问巴菲特: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,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?巴菲特答: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慢慢变富。不愿意慢慢变富,道出了大多数普通人存在的问题:不能坚持长期主义。其实,还有一个重要的商业逻辑,长期主义才是商业的本质。就像列夫·托尔斯泰那句经典名言: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。成功的企业大多是长期主义的践行者,而失败的不是急功近利者,就是违反商业常识和事物发展规律。难怪,放眼全球日本、德国的百年企业最多,这些企业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,仍然是国家经济、乃至全球经济的基本盘。大家知道,华为每年投入巨额研发资金,任正非却坚决反对“高投入、高产出”这一经济界、产业界理论,他提出“高投入、适度产出盈利”的经营理念。所谓高投入,是华为在科研和人力资源上保持高投入姿态、引入高素质员工,所谓适度产出盈利,是遵循商业规律,一旦过分强调高投入、高产出,势必会把公司和管理者引向急功近利的歧途,这才是华为保持高速增长而又不犯错的经营秘笈,是任正非坚持长期主义的结果。近期发生恒大事件、威马汽车破产事件,不正是急功近利、违反商业常识和规律的反面典型吗?

是的,公司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坚持长期主义,遵循了商业常识和事物发展规律。

说到“秩序”。可以理解是科学与规范,如果说前述的“常识”是社会学范畴的东西,在此所说的秩序,就是科学。公司能够成为行业佼佼者的秘诀之二,就是在公司发展早期就开始实施管理规范化,以及建立研发中心,自主研发工具、装备和系统,用科学、规范的思想和战略布局公司未来。我们不难发现,无论是公司企业文化愿景篇、策略篇,还是公司制度体系的规章规范、办法流程,都体现出公司决策层在“秩序”方面的管理理念和作为。秩序,无疑是人们底层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,同时,遵循了这个“秩序”所述范畴的规律,一定会有良好的结果。目前进行的企业转型,也是遵循公司发展战略科学规律和既定目标的“秩序”

其三,就是“良知”。公司所处行业是公共设施管理业, “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,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”的企业核心价值观,以及“坚持依法经营”的原则,无不反映出公司的行业属性、社会责任和自始至终的“良知”。孟子“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”,就是说良知是天生的,是人们无需教育而从善意出发的认知。这大概应属哲学范畴了。的确,凡是以良知认识世界,以良知参与商业活动,以良知进行社会沟通和人与人交往的,应该都有一个良好的结果。纵使短时间没有显现出来,长久考量,其结果必定圆满。这一定是公司成功的秘诀,我们把它称为“秘诀之三”吧!我们可以打开《企业文化读本》细细品味,理解领悟。

通过这么一番分析,对公司历史沿革、深化改革工作,我们是不是又有一个新的认识?过去的十九年,公司决策层在设计和部署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,其底层逻辑遵循了商业规律。未来,我们还应坚持“长期主义”,坚持“常识、秩序和良知”。

目前,公司的重要工作是“转型”,这是企业持续深化改革的一部分。既是行业进步、市场环境、企业发展所必须,也关乎企业的下一个二十年、一百年,还关乎我们每一个人。

“常识、秩序和良知”的底层逻辑不仅仅可以应用到企业宏观战略、长远规划当中,也可以对照其理念查摆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,比如,“人的工作”。有没有违反“常识、秩序和良知”的人?有没有违反“常识、秩序和良知”的事?挖出阻碍企业发展的“坏人”,清除之;区分出“庸人”和“懒人”,教育之;发现有突出才干、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“贤人”,重用之,树德务滋、除恶务尽。树公司正气,扬企业清风、促共同发展。

暂写至此。本期《新安洁》报出版之时,正值临近公司司庆之日。由衷的祝福公司!